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,激發社會資本的動力和活力,引導社會資本有序投入農業農村,日前,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正式印發《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》。該指引明確,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,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,進一步擴大開放,創新投融資機制,降低準入門檻,營造良好營商環境,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。
指引中強調,要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點產業和領域,如現代種養業,現代種業,鄉土特色產業,農產品加工流通業,鄉村新型服務業,生態循環農業,農業科技創新,農業農村人才培養,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,數字鄉村建設,農村創新創業,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,促進農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。如鼓勵社會資本發展休閑農業、鄉村旅游、餐飲民宿、創意農業、農耕體驗、康養基地等產業,充分發掘農業農村生態、文化等各類資源優勢,打造一批設施完備、功能多樣、服務規范的鄉村休閑旅游目的地。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,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,挖掘和利用農耕文化遺產資源,打造特色優秀農耕文化產業集群。
同時,指引要求,鼓勵社會資本在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開發特色農業農村資源。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民族、文化與地域特色的鄉村手工業,發展一批家庭工廠、手工作坊、鄉村車間,培育“土字號”“鄉字號”特色產品品牌。開展村莊清潔行動、美麗宜居村莊、文明漁港和最美庭院創建等活動,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等有機結合。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返鄉創業園區、農村創新創業園區、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等平臺載體,加強各類創新創業平臺載體的基礎設施、服務體系建設,推動產學研用合作,激發農村創新創業活力。
指引明確,將打造一批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合作平臺,包括完善規劃體系平臺,構建農業園區平臺,建設重大工程項目平臺,推進項目數據信息共享等,為社會資本投向“三農”提供規劃、項目信息、融資、土地、建設運營等一攬子、全方位投資服務,促進要素集聚、產業集中、企業集群,實現控風險、降成本、提效率。
此外,指引還指出,將探索設立各類鄉村振興基金。鼓勵相關基金通過直接股權投資和設立子基金等方式,充分發揮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引導和資金撬動作用。